冬天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擾:洗臉后皮膚干燥緊繃,摸起來有些粗糙,總是感覺皮膚發癢,小腿和手臂一抓就開始紛紛落下“雪花”,……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
隨著氣溫的降低,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會減弱,導致皮膚表面的油脂層變薄,難以有效鎖住水分。此外,寒冷、干燥的空氣以及室內暖氣等環境因素,加之水分攝入不足,都會進一步加劇皮膚的干燥狀況。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,就會使得冬季皮膚出現干燥、瘙癢等不適感。
如何應對冬季危“肌”
避免頻繁沐浴和抓撓
沐浴過于頻繁會帶走皮膚上用于保濕的油脂,破壞皮膚的水油平衡。建議每周洗1-2次,每次時長5~10分鐘即可,水溫控制在38~40℃,少用或者選用溫和的沐浴液。另外,要控制住自己的雙手,避免抓撓皮膚,這樣會損傷角質形成細胞,從而使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炎癥。
補充水分和維生素
每日飲用足夠的水,盡量將室溫控制在20~25℃,同時濕度保持在30~60為宜。必要時可選擇加濕器為房間增加濕度。同時要多吃水果蔬菜,補充水分和維生素,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,盡量避免飲酒,少飲或者不飲咖啡和濃茶。
加強皮膚保濕
保濕是冬季皮膚護理的重中之重。建議選擇含有卡波姆、甘油、尿素、凡士林等成分的溫和保濕護膚品,它們能有效鎖住水分,為皮膚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。通常早晚各涂一次,涂抹至皮膚“略微發亮”的程度即可。洗澡后要特意注意,最好涂抹身體乳,建議選擇保濕性強的產品,以便更好地鎖住皮膚水分。
萊沃醫療提示您:冬季氣候干燥,皮膚作為人體防御外界環境的第一道防線應得到悉心呵護,愿大家都能成為自己皮膚的守護者,讓它成為我們抵御風雪的堅強盔甲。
僅供參考